yl34511线路中心承办教育部通信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系列交流研讨会


为了深化“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智慧教学模式创新,yl34511线路中心于2025年4月15日和28日,分别邀请我院王亚飞正高级实验师和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谈振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两场高水平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通信原理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光亮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杨鸿文教授、我校yl34511线路中心院长李学华教授、学院骨干教师、以及来自50多所高校150余名虚拟教研室成员参与了系列研讨会。

4月15日,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微波技术”负责人王亚飞老师针对课程痛点问题,因势而新,因材施教,因需供教,以学生为中心,分享了“1C5N”式教学方案——即以“紧紧抓住学生”的1个核心理念(1C),驱动新教材、新设计、新资源、新实验、新平台的5维创新教学体系(5N),基于人工智能重构虚实结合的智慧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微波技术的核心理论,并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谈振辉教授以《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核心课程教育质量》为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OBE理念,分享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路径,包括从质量标准制定到教学主线设计,从课程体系修订到教师队伍能力建设,进而以《通信原理》课程知识点作为典型案例,详细分析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从“知识传授”向“工程素养培育”转化,实现AI时代的教学变革,助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两位教授以深厚的教学积淀与生动的案例解析,为参会老师呈现了“通信原理”及相关课程的建设经验与改革前景。主持人李学华教授总结表示,虚拟教研室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邀请更多领域专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推动通信原理课程建设。

当前,“通信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已囊括139所学校,289名各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或参与共建单位、共建企业的人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家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未来,yl34511线路中心将积极探索 AI 赋能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以工程教育理念为基石,扎实推进“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积极打造智慧教学新模式,为培育新时代信息通信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智慧力量。


图:陈硕

文:陈硕

责编:孙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