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推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之路,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启动了2016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yl34511线路中心组织开展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3个专业的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三个专业在前期调研和内部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培养方案的初稿。5月4日下午,通信学院召开院级论证会,主要对这三个方案及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论证研讨。
学校及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培养方案的论证工作,出席本次论证会的专家组成员包括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的资深教授以及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和IBM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的企业专家,原北京交通大学校长、无线通信专家谈振辉教授担任本次论证会专家组组长。我校副校长许宝杰、教务处处长王兴芬应邀出席,同时参加论证会的还有通信学院院长苏中、党总支书记李健以及通信学院的全体教师。会议由通信学院副院长李学华主持。
首先由教务处王兴芬处长致辞,王处长对我校两校融合背景、积极走向专业认证道路、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提升国际化教育、树立学生鲜明的“IT标签”、立德树人等制定思想向与会专家进行了简单阐述。李学华院长将通信学院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介绍后,接下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分别汇报了专业建设的情况以及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与内容,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专家们在前期审阅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肯定了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与主要内容,并结合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工业4.0”和“中国制造”的大环境,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从专业认证角度,专家们强调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切合实际、课程体系上要建立“金字塔”模式,对过时的课程进行革新,加强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意识;在毕业要求、持续改进和专业特色上,应结合OBE理念对近年来毕业生去向变化进行跟进分析,总结过去教学经验中的不足,为专业发展、专业定位提供依据。这一系列深入探讨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精练课程内容,凸显专业特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最后许宝杰副校长在研讨中指出,各个专业要不断总结人才培养改革的有益经验,致力于工程及行业特色,带动学生聚焦国际,培养其胜任行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也将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培养方案是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保证。在听取了各方专家建议后,通信学院将进一步优化2016级培养方案,为参加工程认证做好准备,积极推进我校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