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躬身三尺讲台 赤诚师心践行育人使命——记yl34511线路中心王亚飞的教育人生

  近日,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的“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中,我院教师王亚飞荣获一等奖。

image.png

image.png

王亚飞

  永利官网首位正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优秀辅导教师奖、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等数十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获评永利官网“育人先锋”、“师德标兵”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一、匠心教学,赢得三尺讲台

  2024年的冬天,第11届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我校圆满落幕之际,作为大赛参与者的王亚飞,接到了学校美育中心的一项特殊任务:面向全校开设“美育+智育”融合的通识选修课程——“机器人书法”,选课通知刚刚发出,就有同学直言问道:“老师,这门课到底能学到什么?机器人写字有什么意义?” 这一问,让他更加坚定:这不仅仅是一门课,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中焕发的生机。

image.png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现成教案可循。王亚飞和教学团队迎难而上,日夜钻研书法笔法与智能控制,反复调试机械臂运笔轨迹,最终以“科技与人文的同频共振”为脉络,搭建起全新的课程体系。今年春天,国内高校首门“机器人书法”顺利开课,当学生操控机器人在宣纸上流畅地写出“勤以为学”四个行体字时,实验室里响起了一片惊叹。望着学生们眼里闪烁的光芒,王亚飞更加确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引领和心灵的唤醒。

image.png

  作为“微波技术”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的负责人,王亚飞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调研,将最前沿的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把抽象的微波信号传输过程以动态模拟形式展现,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他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主持北京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主编的《微波技术简明教程》因内容贴合实际、逻辑清晰,广受学生好评。凭借在教学上的突出表现,他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大奖,也让“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的称号实至名归。

image.png

  除了日常教学,王亚飞还十分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他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不断打磨教学方案,从教学目标设定到教学环节设计,都力求完美。先后荣获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他将竞赛中积累的经验反馈到日常教学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与深度,真正在三尺讲台上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与喜爱。

二、潜心育人,赢得繁花似锦

  王亚飞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育人一线,五度担任新生班主任,用四年一个周期的坚守诠释师者初心,以“发现学生、托举学生、成就学生”的育人理念,为学子点亮成长的明灯。他的学生常说:“只要有王老师在,心里就踏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image.png

image.png

  2023年秋,他再次担任yl34511线路中心新生班主任。在入学前的线上家访中,学生高境均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经历让他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个需要重点培养的苗子。入学后,他通过深度辅导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发掘自身潜能,悉心指导项目开发,陪伴他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并鼓励学生参加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面对赛前学生“我行吗”的忐忑,王亚飞坚定地回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最终,高镜均一举得冠,创下了我校新生最快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的纪录。这犹如按下了一枚启动键,第二年高镜均蝉联了一等奖,又接连获得“职规赛”市赛铜奖、金奖,“挑战杯”市赛一等奖,“京彩大创”市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image.png

  “用爱培育每一名学生”,是王亚飞始终践行的育人准则。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时,他总是事无巨细地关怀。有学生为了竞赛项目熬夜调试设备,他便陪着学生一起,从理论分析到实际操作,耐心指导。当学生因比赛压力大而情绪低落时,他会找学生谈心,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重拾信心。

image.png

   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王亚飞更是一位引路人。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术上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在生活中给予关怀。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默默提供帮助;对于有就业困惑的学生,他结合自身资源,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岗位。在他的用心培育下,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绽放,而他也收获了“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真正实现了“潜心育人,赢得繁花似锦”。

三、同心向前,赢得薪火相传

image.png

   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既做学生的学术导师,也做学生的人生向导。每一届学生的论文,他都逐句批注、细致修改,在生活上更是用心陪伴,以文化人,一批批优秀学子脱颖而出。他指导的研究生刘子微,上央视,发trans(论文期刊),荣获学校首届“青年五四奖章”,在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她坚定地选择教育事业,她说,要把王老师给予她的光与爱传递下去。然而求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受挫失落、陷入迷茫之际,王亚飞鼓励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他帮忙整理多所高校的招聘信息,分析岗位偏好与竞争态势,进行模拟面试,帮助她重获信心,最终助她成功“逆袭”,入职北京邮电大学。工作不满一年,,刘子微便在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夺得冠军。她发来消息说,“我们,行;我们信息科大人,行。”那一刻,王亚飞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在于薪火相传,他将与学生一起继续为祖国的培养新生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二十载春华秋实,王亚飞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用心讲好每一门课程,用情带好每一名学生,以“勤”担当树人责任,以“信”筑牢育人根基,累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主持开发的5G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服务京内外40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被现代教育报、V思想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奖项近百项,数百人在竞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所指导研究生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他以匠心贯彻“五育并举”,推动传统与科技融合创新;以潜心托举学子成长,点亮一盏盏明灯;以同心相伴传递温暖,成为学生最坚实的后路。

   未来,yl34511线路中心将继续深入挖掘育人故事,精心打造展示教师育人风采的平台,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为学院提供特色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供文:yl34511线路中心

供图:yl34511线路中心

责编:林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