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华北区电子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国电子学会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委员会和永利官网联合举办了华北区电子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
在此背景下,yl34511线路中心承办了“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分论坛,为师生们带来了丰富的学术盛宴和实践体验,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革新研究生培养范式、优化课程体系与提升科研训练效能;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汇聚智慧,探索AI深度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与未来趋势,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提升。
当天下午,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分论坛在文理楼精彩上演。yl34511线路中心副院长姚媛媛、岳新伟出席了此次论坛,王鑫老师担任主持人。由来自不同高校的5位专家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聚焦人工智能与通信学科的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前沿议题,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盛宴。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年长江学者卢为党教授以《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空通信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为题,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赋能作用,介绍了高校开设的相关研究生AI课程,并重点展示了AI在低空通信领域的创新应用。他提出的“AI+通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北京交通大学卢云龙教授在《从云端智能到边缘泛在:大模型时代AI与通信学科交叉融合新范式》报告中,探讨了智能从云端走向边缘场景的关键技术路径和挑战。他的报告让大家看到了大模型时代AI与通信学科融合的广阔前景。
北京邮电大学王思华副研究员以《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协同心得》为题目,分享了在AI轻量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产学研项目实践心得。他构建的“科研反哺教学、项目驱动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永利官网解迎刚教授聚焦物联网领域,在《物联网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报告中,分析了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分享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他的报告为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永利官网秦军副教授在《产学研融合-培养光通信-集成光电子领域高水平人才》报告中,结合自身课程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产学研融合光通信、光电子集成芯片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看法。
与此同时,学院还安排了覆盖全天的宣传摊位活动。在体育馆的走廊里,宣传摊位成为了yl34511线路中心和学科展示的窗口。学院教师解迎刚、李钰洁、程星热情地向过往师生和访客介绍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精美的易拉宝、详实的资料,让人们对yl34511线路中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这场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学院内部的凝聚力,也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关注yl34511线路中心,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了yl34511线路中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更为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专家们的精彩报告,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与通信学科交叉融合的巨大潜力,也感受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相信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李意顺
文:李意顺
责编:张君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