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芯”语-开学在即,焦虑来袭?这份调试指南请收好!

九月将至,微风渐凉

行李箱的滚轮声此起彼伏

亲爱的同学们

你是否感到一丝忐忑悄悄爬上心头?

面对即将开启的新学期:

大一萌新:“新环境、新面孔,我能适应吗?”

大二大三:“学业压力又来了,课程好难怎么办?”

实习/考研er:“未来好迷茫,这次能按计划走吗?”

社恐er:“又要面对小组作业和人际关系…”

别慌!

你的焦虑,我们懂!

这份专属【开学焦虑缓解指南】

助你丢掉包袱

元气满满迎接新学期!

Step 1:承认焦虑,给情绪“松绑”

焦虑,再正常不过!新的开始意味着未知,感到紧张是大脑在“保护”你。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不必苛责。

把担心“写”出来:拿出一张纸,把脑海中盘旋的担忧统统写下!让它具象化,你会发现有些“小妖怪”其实没那么可怕。

Step 2:提前准备,重获“掌控感”

熟悉你的“战场”:

新生:提前熟悉校园地图(线上/线下),了解宿舍、食堂、教学楼位置,避免开学迷路的慌乱。

老生/转专业同学:确认新学期课表&教室地点,规划最优路线。

物质准备,心中有数:提前列好返校/入学必备物品清单(证件、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分门别类整理打包,避免临行前手忙脚乱。

预习一小步,信心一大步:提前了解核心课程的目录/绪论,对新知识不再“两眼一抹黑”。

Step 3:积极调整,从“心”出发

微习惯,启动“开学模式”:开学前一周,逐步调整作息,比假期早起/早睡20分钟,让生物钟适应校园节奏。

设定小目标,成就感MAX:比如:“第一周主动认识一位新同学”、“每天专注学习3小时”。

保持联系,你不是一个人:提前和室友/好朋友联系,分享开学心情。他们的陪伴是巨大的安慰。利用新生群、社团群,提前找到组织!

Step 4:关注当下,拥抱“不确定性”

专注今日事,不忧“未发生”:“万一跟不上进度?”、“万一面试失败?”…过度担忧未来会消耗精力。专注眼下你能做的事情(预习、整理、休息),对未来保有好奇而非恐惧。

允许计划有“弹性”:计划是导航,不是枷锁!留出调整空间,新环境可能有惊喜,适应变化也是一种成长。

善待自己,记得“充电”:做点喜欢的事放松:听歌、运动、看电影、吃顿好的!开学季也需要关爱自己。

Step 5:求助有门,你不是孤岛

辅导员/班主任:他们是坚强的后盾。

向信任的人倾诉:家人、挚友、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之谈或许能点亮你。


致所有勇敢启程的你:

焦虑不是敌人,是提醒我们已踏出舒适区的信号灯。

新学期是一本崭新的书,有无限故事待你书写。

你拥有适应、学习和成长的无穷潜力!

出发吧

去探索,去犯错,去收获!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

校内:

使用校园网,可搜索公众号BISTU心理中心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预约

校外: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全国各地均可拨打,24小时服务):010-82951332

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服务):12356💪


图:yl34511线路中心

文:方冬青

责编:林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