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启新程,立德树人筑根基——yl34511线路中心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纪实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起点,更是引导新生顺利迈入大学阶段、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基石。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找准发展节奏,yl34511线路中心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覆盖全体新生、贯穿入学全程,为新生的全面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把舵定向 统筹谋划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新生工作,提前谋划部署,以系列专题会议确保工作安全有序、暖心高效。9月4日,学院党委书记徐湛、院长李学华共同主持召开新生工作部署会,凝聚教学学工合力,为新学期各项工作把舵定向;9月24日,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深入贯彻学校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动员部署新学期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铸魂育人 思想领航

  9月16日,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学华以学院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紧密围绕“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机制,为全体新生讲授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感召力的“大学第一课”。她指出,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应传承学院“青年服务国家、科技服务社会”的光荣传统,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伟蓝图,把握时代机遇、努力成长成才,共同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9月9日,学院还面向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团员意识与党员意识教育,围绕从入团入党标准,发展程序等内容展开详细解读,教育引导新生在思想层面厚植家国情怀,在学业上追求卓越,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在实践中勇于担当,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建强队伍 协同育人

  学院坚持“双线并举”,系统推进育人队伍建设。一方面,根据学生规模与管理实际,审慎完成班主任遴选与配备工作,并召开专题工作会,围绕学生日常管理、资助政策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模块进行系统化、靶向性培训,切实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同步启动学生骨干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学生骨干例会,强化思想引领与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学生骨干桥梁纽带与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师生联动、协同共育的良好局面。

专业启蒙 学风赋能

学院将“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扎实推进专业认知教育。通过搭建师生对话平台,邀请各系主任与骨干教师开展“名师领航”面对面活动,为新生深入解读专业内涵、师资力量与发展路径,助力其勾勒清晰的大学生涯蓝图。组织学生分批参观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帮助新生近距离感知行业前沿动态,有效增强专业认同与行业使命感。


在学风建设方面,学院致力于构建学风涵养长效机制,打造多维导学品牌。依托“启航计划”和新生创客大赛,积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教学赋能创新”的良性互动,营造师生共进的协同生态,树立科产教融合育人新标杆,为新生科创梦想的扬帆启航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延续新生晚自习优良传统,借助常规化学习氛围的营造,锤炼学生自律品格,为其顺利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暖心护航 融入成长

  学院采用“集中培训+主题班会”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开展新生适应与规范教育。集中培训围绕校规校纪、教学管理、网络安全、防诈骗及消防安全等内容,切实增强新生规则意识与防范风险能力;同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图书馆资源使用及医保参保等实用指导,精准对接入学阶段的各类实际需求。各班级召开“安全教育”“职业规划”等主题班会,通过互动讨论形式凝聚共识,有效助力新生快速融入校园、适应大学生活节奏。

  此外,学院领导、辅导员与班主任深入新生宿舍开展走访慰问,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耐心解答新生在入学适应、学业规划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疑问,以暖心关怀缓解其初入校园的陌生感,引导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yl34511线路中心始终坚持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扎实推进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建设,通过8场专题讲座、4项实践活动、3个主题班会与1门课程联动,有机融合“集中培训”的系统性、“专业引领”的针对性、“课程育人”的指导性、“生涯体验”的实践性以及“主题班会”的互动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深度统一。此举不仅帮助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更引导他们在价值认同中坚定信念、在专业探索中明确方向、在适应成长中夯实基础,为培养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起点。


责编:王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