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值得广为关注的话题,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件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为帮助大学生改善室友关系,同时积极配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和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举办的第八届北京高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我校响应教工委号召,开展“把关爱送给室友行动”的活动。该活动旨在进一步在学生中传递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鼓励同学在生活中学会用微小的行动去关爱身边的人,通过同学长期坚持的善待他人行动,养成助人为乐的宝贵习惯,营造校园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真正使同学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正能量。
一、活动概况
各学院可自行招募参与的学生。参加该活动的学生必须来自不同的宿舍。参加活动的同学自行选择宿舍内与其关系较远的同学,在活动期间通过一系列微小的行动来表现对室友的关爱,从而很大程度上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室友关系。活动拟征求参与者的心得体会,倡议更多的大学生将关爱他人视为自己的“必修课”。活动结束时,各学院提交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将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择优选送到该活动的市教工委承办单位,参与评选。
二、参与对象
我校各学院本科生
三、计划实施方案
1、各学院招募参与活动人员(拟定2014年14月日-2014年4月17日)
(一)各学院在保证做好足够的前期宣传的基础上,招募学生参加该活动。该活动拟招募30名同学,男女各15名。参与的学生请确保来自不同的宿舍。
(二)召开活动准备会议,向报名的同学详细介绍该活动的内容,并要求每名同学在自己的宿舍选择一名同学(建议关系较远的同学),作为他的“关爱对象”。要求所有报名参加该活动的同学签署承诺书(见附件一),以保证所有的“关爱对象”对活动并不知情,从而使该计划顺利实施。给所有报名参加该活动的同学发放关爱室友行动清单(见附件二),同学在之后的活动中可以参照此清单开展行动,也可以自己想一些其他较为合理且有创意的行动。
2、各学院开展活动(拟定2014年4月18日-2014年5月2日)
各学院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可以正式开展活动。参与者按照(不限于)关爱室友行动清单所列举的微小行动,以日行一善的方式,对自己选择的“关爱对象”每天至少做一件小事,以表示自己对其的关爱。
活动周期长为2周。
第1周,参与者每天做一件小事,并在特制的卡片上记录下所做的每件小事的信息及自己的一点小感受。活动结束后收集部分卡片做成展览。
第2周,各学院对部分活动参与者进行采访,用视频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整理视频资源,整合成一个纪录片。
3、汇总活动成果,撰写总结材料(拟定2014年5月3日-2014年5月9日)
各单位收集汇总所有的活动成果,按照要求撰写文字总结材料。完成对活动照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整理。
四、评选方式
校内将活动材料择优选送到市教工委的承办单位参加评选。
总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总结材料和视频总结材料。
文字总结材料要求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性概述,至少包括活动的参与人数、年级和男女比例分布、活动的结果分析以及收获等。文字总结材料要求不少于2000字。
视频总结材料要求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活动的点点滴滴。可以包括活动的动员筹备过程、参与者的感受体会等,最好在视频中增加对人人学会善待他人理念的倡议,以升华主题。视频总结材料要求视频中的画面清晰可见,声音清楚,视频长度控制在10到20分钟之间。
五、奖项设置
市教工委将根据各学校提交的总结材料进行评选,评选出以下奖项。
1、 金奖1名
2、 银奖2名
3、 铜奖3名
4、 最佳组织奖1名
5、 最佳成果展示奖1名
6、 纪念奖若干名
永利官网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咨询中心
201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