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yl34511线路中心党委的部署下,10月28日-29日,学院院长曹林教授、副院长张月霞教授带领老师和20-21级近50名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前往延庆区珍珠泉乡称沟湾村,开展2022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称沟湾村是我校定点帮扶单位,目前我校干部孟李辛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此次实践活动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yl34511线路中心师生进村庄、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一同劳动,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现状,通过真实的劳动教育,启智润心、立德树人,让师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体会二十大精神。
以“科学引航梦想,温暖助力前行”为主题的启动仪式,由珍珠泉乡领导向恒江致辞、yl34511线路中心院长曹林讲话中拉开帷幕。学院领导及老师代表现场为学生代表发放捐赠物资,为珍珠泉乡留守儿童送上温暖和关爱。师生与村民代表进行深度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了称沟湾村老村遗址、新村面貌、以及周边山区环境。
劳动教育贯彻始终。28日下午,师生前往珍珠泉乡称沟湾村的田地里进行劳动,帮助当地村民回收玉米地中的玉米秸秆。村民示范后,大家认真按照师傅指导的技巧,干劲十足地动手将玉米秸秆堆放到一起,手脚并用地将秸秆堆压实并牢牢捆住,在田间干得热火朝天。29日,师生来到称沟湾村村委会处,开展黄豆打包劳动。师生有序地和村民们了解实践内容,学习打包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师生近两个小时共完成约1800包的打包工作,每包3斤,总重约6000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学院师生一行组织“科技展示,走入乡村课堂”活动。为让珍珠泉乡村民与孩子们接触了解时下的科技发展动态,学生代表李青宇及黄燕芹为其科普通信方面知识;为当地村民举办科普知识交流活动,学生代表张彪与邓集检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对于普通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乡村课堂的举办,提高了同学们对新时代农业农村新面貌的认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辱感,把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爱国主义教育之参观珍珠泉乡英雄烈士纪念碑。为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牢记当代人的初心和使命。师生前往延庆区珍珠泉乡烈士纪念碑进行参观学习。孟李辛同志介绍烈士的事迹,师生全体在纪念碑前默哀一分钟,向烈士们表示沉痛哀悼。加深了全体成员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理解,增强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继承和学习革命英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革命英烈的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进取精神;革命英烈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本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于伟大事业,在火热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施展抱负才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引智帮扶”工作要求,发挥师生专业所学,以切实行动,凝心聚力,为珍珠泉乡称沟湾村乡村的建设贡献力量。